
溫斐地暖學校電采暖與鍋爐采暖之比較
我們以東北一所小學為例,經(jīng)過測算,得出以下數(shù)據(jù):
一次性投入——電采暖41.2萬元,其中:室內工程19.2萬元,外配電工程22萬元;鍋爐采暖預算32萬元。
設備折舊費——電熱取暖器、變壓器壽命期按30年折舊為1.37萬元;鍋爐壽命期按10年折舊為3.2萬元。
運行期時間——電采暖累計運行教學樓63天,學生宿舍73天;鍋爐不停爐時間129天(11月23日-3月31日)。
年運行費用——電采暖2.8萬元,用電5.9萬度,電價0.47元;(其中:學生宿舍1.7786萬元,耗電3.784萬度;教學樓含自習1.0214萬元,耗電2.1732萬度;教學樓不含自習9368元,耗電1.99萬度。)
鍋爐采暖7.3萬元,其中:購煤100噸,每噸600元,6萬元,工資3000元,用電1萬元。平米運行費——電采暖12.17元。其中:學生宿舍35.5元,教學樓含自習9.7元,教學樓不含自習8.89元;鍋爐采暖31元。
年均費用值——電采暖4.17萬元;鍋爐采暖10.5萬元。
溫度效果——電暖教室15℃,辦公室16℃,供熱均衡師生體感舒適有益學習;鍋爐16℃,供熱不均有噪音。
環(huán)保效果——電采暖沒有煙氣污水排放,沒有煤灰存放運輸污染。有的是室內空間增大了,美觀了。
維護與維修——電采暖維護、維修輕松。鍋爐供暖存在跑、冒、滴、漏,暖氣片凍裂,維修繁雜等問題。
從總體及長遠看,除一次性投入電采暖高于鍋爐采暖外,年運行費、平米運行費、年均費用值均低于鍋爐從供暖,供熱質量、環(huán)保效果、易維護維修均好于鍋爐供暖。
對運行費用差異的分析
僅就平米運行費用而言,電采暖12.17元,鍋爐供暖31元,其差異原因主要表現(xiàn)在:
在時間層面上,電采暖占有可間斷供熱的優(yōu)勢。師生在校期間打開電暖器,寒假、雙休日、學期晚上師生離校后電暖器停止運行或低溫運行,累計用熱時數(shù)自然比鍋爐少。
在空間層面上,電采暖占有可跳格供熱的優(yōu)勢。對非主教室可做到:哪用哪開,不用不開。經(jīng)逐室統(tǒng)計,教學樓電采暖實際面積1053㎡,僅占教學樓總面積1800㎡58.4%,這能不省嗎。鍋爐供暖散熱器相互串連運行,供熱面積百分之百,想省也省不了。
在技術層面上,電采暖占有可獨立供熱,自動控溫的優(yōu)勢。它的熱量是在每室產(chǎn)生,無需輸送浪費。它可按所需溫度設定,走廊10℃,辦公室16-18℃,教室15℃,宿舍16℃,使之合理用熱。鍋爐供暖則難以做到。
在資源層面上,電采暖占有可借用多項無成本資源的優(yōu)勢。從上午9:00時至下午2:30時,在時長5.5小時的時段里,可充分借用日光能;在班級里可充分借用學生身體體溫的熱能;在最冷的寒假期,學期中氣溫最低的晚間,又可借用不用熱或少用熱的優(yōu)勢。從總體看可借用無成本熱能要比有成本用電熱能多。
在條件層面上,電采暖占有多項優(yōu)勢。國家《公共建筑節(jié)能設計標準》已正式實施,能耗減少50%;農(nóng)村中小學用電可享受居民電價。相比,近年燃煤價格漲幅過高,鍋爐供暖費用也跟著增高。
在管理層面上,電采暖占有易于節(jié)能降耗管理可控的優(yōu)勢。我們采用全方位管理模式。
總控專人管。按時合理的開啟或關閉總電閘,一般情況下開關時段是在上午的8:30-至下午3:00,時長6.5小時,累計供熱4.8小時,其中教室累計用熱時長在3小時左右,辦公室及其它各室基本上是無間斷用熱達7小時。對教學樓不常用熱室(即非主教室)的供熱管理。每天開關時長3小時,比常用熱教室時長短一半。對晚自習供熱管理。開關時間為晚6:00-7:00,累計用熱1小時。對宿舍供熱管理。開關時間為晚7:40至早7:40,計12小時,累計用熱7.2小時。
分控有負責。教學樓每層有專職老師負責用電開關管理和單室管理。
群管意在先,行體現(xiàn)。即:以提升師生節(jié)能意識與行為品德規(guī)范為中心,開展“節(jié)省每一度電”、“提倡隨手關門”系列活動。鍋爐采暖的節(jié)能降耗控制管理面小而單一。此外還與學校對使用功能的定位有關。相比走讀式學校的電采暖費用會更少。走讀校師生在校時段是上午8:30-至下午3:00,在這一時段陽光比較充足,可充分借用陽光熱能,并用學生身體體溫熱能為補充,只是在無日照時,或是天氣特別冷陽光熱能和學生體溫熱能不能達到15度室溫標準時才啟用。
與鍋爐供暖相比,電采暖更能滿足學校用熱特點和用熱需求。